香蕉品種
香蕉,芭蕉科(Musaceae)芭蕉屬(Musa)植物,又指其果實,熱帶地區廣泛栽培食用。香蕉味香、富於營養,終年可收穫,在溫帶地區也很受重視。植株爲大型草本,從根狀莖發出,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~6公尺(10~20尺)的假杆;葉長圓形至橢圓形,有的長達3~3.5公尺(10~11.5尺),寬65公分(26寸),10~20枚簇生莖頂。穗狀花序大,由假杆頂端抽出,花多數,淡黄色;果序彎垂,結果10~20串,約50~150個。植株結果後枯死,由根狀莖長出的吸根繼續繁殖,每一根株可活多年。多分布於 哥斯達黎加、洪都拉斯、危地馬拉等地區。
台灣香蕉品種來源
- 北蕉(AAA)
- 別名:無
- 來源:於清乾隆年間(1736-1795)從中國華南地區引入,屬【華蕉系】,目前台灣香蕉最重要栽培種。
- 果狀:弓形或微弓形,未熟果綠色,催熟後較為黃色,果肉淡黃色,肉質細緻,味甜而香,品質極佳。平均8-9把果手,果指長約20-25公分,果重約25公斤,亦可達30-35公斤。
- 仙人蕉
- 別名:甘蕉、芎蕉
- 來源:是北蕉芽變種,民國初年在台中竹子坑發現,對山地瘠土之適應力強,中部種植最多。
- 果狀:蕉果肉芳香味甜,有「甘蕉」之稱,並因果型如弓,台語稱「芎蕉」,最常見之品種為北蕉與仙人蕉,果肉柔軟,香甜可口。以果指肥大,果皮外緣凌線較不明顯,果脂尾端圓滑者為佳,香蕉有極佳的追熟作用,表皮略有黑斑時,風味最佳一般稱為芝麻蕉,但若表皮變為全黑時,己產生質變,風味已失。
- 寶島蕉
- 別名:新北蕉
- 來源:從本省傳統品種北蕉之組織培養後代植株中選育獲得,於民國90年命名,俗稱【新北蕉】。
- 果狀:果皮深綠色,厚度中等,熟果鮮黃色,轉黃均勻一致,果肉乳白色、香甜。
- 台蕉1號
- 別名:無
- 來源:民國81年正式命名,由北蕉組織培養變異選育而成。
- 果狀:果把約8.8把,果指數約148指,果指較北蕉細,果重約22.6-26.1公斤,轉色均勻,不易發生青丹。
- 台蕉2號
- 別名:Cavendish B.F.(巴貝多矮蕉)
- 來源:屬【華蕉系】,於民國66年自巴貝多(Barbados)引進,在台灣中南部經數年比較試驗,證明適合台灣種植,幾經改良於民國82年由台灣香蕉研究所命名【台蕉2號】。
- 果狀:台蕉2號的果房形狀與北蕉相似,第一、二把果把較大。果軸長度約為41公分與北蕉相似。平均果把數約7-8把;果重平均約22-24公斤。
- 台蕉3號
- 別名:豐年
- 來源:民國80年自台蕉1號變異而來,由高雄縣大樹鄉陳金守先生發現。
- 果狀:果皮金黃色,果肉品質佳,具台蕉風味,約8-11把,果手排列較為緊密。果重在2-3月約14-20公斤,4-6月約20-28公斤。果指長約20.9公分,糖度約21-24Brix。
- 台蕉5號
- 別名:玉山
- 來源:親本為【台蕉3號】,來源株系為【北蕉】。原代號為TC3-1035,本種於民國96年10月申請抗病優良新品種命名,經審查通過命名為【台蕉5號】,中文俗稱為【玉山】。
- 果狀:果房呈圓柱形、果手數及果指形狀具【北蕉】特性,大小適中,轉色均勻,果皮呈金黃色,果肉香甜,風味品質及口感均佳,
- 台蕉6號
- 別名:玉豐
- 來源:親本【台蕉二號】(Cavendish B.F),與【北蕉】同屬華蕉系。原代號為TC2-425,本種於民國96年10月申請豐產優良新品種命名,經審查通過命名為【台蕉6號】,中文俗稱為【玉豐】。
- 果狀:果手數約10-13把;果指數約166-211;果重約27-35㎏;平均果指長約23-24㎝;平均果指重約155-200公克,風味香甜可口。
台灣芭蕉品種
- 呂宋蕉(AAB)
- 別名:【Latundan】(菲),【Raja Sereh】(印尼),【Pisang Rastali】(馬),【Rasthali】(印度),【Sugar】(澳),【Manzana】(西印度群島),【Maca】(巴西),【日本蕉】,【南洋蕉】,【粉蕉】。
- 來源:自菲律賓引進,原產地應是印度,馬來西亞及西印度群島均有種植,是重要水果之一。在南部左鎮、恆春地區栽培較多。
- 果狀:未熟果淡綠色,熟果橙黃色有條紋,果皮極薄易裂,果實易脫落,果肉黃白色,帶有酸味,香味濃,約7-8把,果指約10-15公分,果重約21公斤。
- 紅皮蕉(AAA)
- 別名:【Morado】(菲、中南美),【Pisang Raja Udang】(馬),【Kluai Nak】(泰),【Red Dacca】(澳),【Rouge】(非洲);紅皮蕉因果皮呈暗紅色而得名。
- 來源:本種遍佈全球蕉區,中南美洲及東南亞均有種植,台灣中南部地區有少量栽培,以中部較多。
- 果狀:果皮暗紅色,熟果蘋果紅,果肉黃白色,肉質較軟,味甜而香,栽培少,故價格較高,果指短而肥;本種常有體突變發生,假莖及果實會變綠色,稱之【青皮蕉】。
- 旦蕉(AA)
- 別名:【Kluai Khai (泰)】、別名:【Pisang Mas】(馬)、【Amas】(菲)、【Sucrier】(澳)、【貢蕉】(越)。Khai意為【蛋】。
- 來源:是泰國及馬來西亞最重要的鮮食蕉品種,目前,旦蕉在本省種植極少。
- 果狀:果指短圓,未熟時青綠色,熟後呈淺黃色,皮極薄,果肉橙黃色,肉質滑,甜度高,微帶香氣,果重約7~13公斤,6~7果把。
- 玫瑰蕉(AA)
- 別名:【Cultivar Rose】,譯為玫瑰蕉。
- 來源:於1995年自比利時國際香蕉種原較運中心引進,原產地不詳,可能是印度尼西亞的地方品種。
- 果狀:果指細長而尖,熟果鮮黃色,果肉淺黃色,肉甜而香,具香蕉風味,果重約5-12公斤。
- 南華蕉(ABB)
- 別名:【Kluai Namwa】(泰)。別名:【Katali】(菲),【Pisang Awak】(馬),【Duccasse】(澳)。
- 來源:南華蕉是泰國著名煮食及鮮食兩用蕉,在馬來西亞亦普遍種植。南投縣的埔里、集集山區栽培較多。一般稱為【芭蕉】。
- 果狀:果指中型大小、粗短、稜角明顯,果皮呈灰綠色,熟果淡黃色,果肉白色,肉質粘、清甜可口,但無香味,宜果肉變軟時食用,否則有澀味,經擦壓後易變黑,果手排列整齊,果重約25-28公斤。
- 李林蕉(AA)
- 別名:【Pisang Lilin】、譯為李林蕉,台灣又稱【牛角蕉】、【樹蕉】、【佛手蕉】。
- 來源:引進年份不詳,應於民國70年前引進。目前只在南部農家後園偶有種植。
- 果狀:果指細長而尖,呈S型,為重要特微,果皮青綠色,熟果淡黃色,果肉細緻、味甜帶酸,約6-9把,果重約5-10公近。
- 粉蕉(ABB)
- 別名:無
- 來源:【Fen Chiao】,根據其特性,應屬Bluggoe亞群,與澳洲的Blue Java相似。在中南部零散種植。
- 果狀:果指大而直、稜角明顯,果梗特長,果皮厚,果熟後淡黃色,果肉橙黃色,甜度高,但無香味,肉質軟,經烘乾後食用,則甜韌可口。約5-7把果手,果重約9-21公斤。
- 蜜蕉(ABB)
- 別名:無
- 來源:【Mei Chiao】,於民國87年台南左鎮果菜市場發現。
- 果狀:果指碩大彎曲,排列緊密,果皮深黃色,皮厚,稜角明顯,果肉黃白色、口感優良,甜度特高,故稱之【蜜蕉】。
香蕉樹
破土而出的較弱根出條被修剪去除,留下較強壯的生長成能結果的植株。栽培品種數百個,世界各地因同品種異名而出現一些混亂。食用香蕉的記載很早就見於希臘文、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。也許最重要的種類就是普通香蕉(M. sapientum, 聖者香蕉),該種有多個品種,最常種的是“大米歇爾” (Gros Michel)。食用香蕉的記載很早就見於希臘文、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。亞曆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就見過香蕉。發現美洲後,香蕉從加那利群島引入新大陸,先在伊斯帕尼奧拉(Hispaniola)島栽培,不久擴展到其他島嶼和大陸。栽培面積不斷擴大,在許多地區成爲主食。19世紀香蕉出現於美國的市場上。
香蕉喜濕熱氣候,在土層深、土質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。在類似牙買加南部的半幹旱地區灌溉栽培也已成功。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;第一次收穫需10~15個月,之後幾乎連續采收。
營養成分
需要頻繁修剪以除去生長過多的新株,預防植株的擁擠。商業上理想的香蕉每束至少9串,重22~65公斤(49~143磅)。1公頃土地年產300多束,成熟果實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22%,主要是糖分;含豐富的鉀及維生素A、C,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低。含水分75%。香蕉可鮮食,也可炸食或搗碎做餡餅或布丁。也可用於松餅、糕點、麵包的調味。
大蕉是烹食品種,與其他香蕉不同之處是成熟果主要含澱粉而不甜,在熱帶廣泛栽培食用並外銷於大城市。美國進口香蕉最多,其次是英國及西歐國家。香蕉一般不到成熟就采收,即使在產地銷售也是如此。供出口的香蕉,采收前的成熟度取決於市場的距離和運輸方式。運達後用乙烯催熟。出口國與北美和歐洲的消費地之間有專用冷藏船運輸。
從營養角度看,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,(因此不宜多吃,容易發胖)而從中醫學角度去分析,香蕉味甘性寒,可清熱潤腸,促進腸胃蠕動,但脾虛泄瀉者卻不宜。凡事總有合理解釋,香蕉性寒,根據“熱者寒之”的原理,最適合燥熱人士享用。痔瘡出血者、因燥熱而致胎動不安者,都可生吃蕉肉。
不過,正因爲香蕉性寒,體質偏於虛寒者,最好避之則吉。例如胃寒(口淡胃脹)、虛寒(泄瀉、易暈)、腎炎(也屬虛寒)、懷孕期腳腫者,最好不要生吃香蕉。除非蕉肉經過蒸煮,寒性減退後才可進食。至於寒咳本不應吃香蕉,但將香蕉蒸熟再吃,則可接受。
民間驗方更有用香蕉燉冰糖,醫治久咳;用香蕉煮酒,作爲食療。近代醫學建議,用香蕉可治高血壓,因它含鉀量豐富,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,並促進細胞及組織生長。用香蕉可治療便祕,因它能促進腸胃蠕動。最有趣的,莫過於德國研究人員表示,用香蕉可治抑鬱和情緒不安,因它能促進大腦分泌内啡化學物質。
總之,身體燥熱者大可一日一香蕉,但如害怕香蕉性寒,可選吃大蕉(通便力更強)、皇帝蕉等其它品種。
中醫的角度香蕉的價值
林立行中醫師說,香蕉性寒味甘,遠古書籍中早有記載其營養價值,功效包括清熱解毒、潤腸通便、潤肺止咳、降低血壓和滋補作用等,屬於優質水果,真正價廉物美。
不過,香蕉性質偏寒,胃痛腹涼、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。
香蕉對身體的幾大奇效
香蕉是熱帶水果中的“平民”,價格便宜又香甜可口,是百姓水果盤中的“常客”,香蕉還有哪些功效你了解嗎?今天,一起來聽聽營養師的說法。
運動場上,特别是一些“耗時”的體育競賽,如網球賽等,時而看到選手在小休時,剝香蕉來吃,是爲填飽肚子,還是補充精力?
運動時,不適合吃太飽,半途吃香蕉,主要目的是補足身體迅速流失的能量。
營養師說,足球、網球運動員喜歡在上場前吃香蕉,這有助於臨場表現。從營養的角度來分析,香蕉的糖分可迅速轉化爲葡萄糖,立刻被人體吸收,是一種快速的能量來源。
香蕉屬於高鉀食品,鉀離子可強化肌力及肌耐力,因此特别受運動員的喜愛。
香蕉有助降低血壓
營養師說,鉀對人體的鈉具有抑制作用,多吃香蕉,可降低血壓,預防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。研究顯示,每天吃兩條香蕉,可有效降低10%血壓。
很多母親喜歡在孩子便祕時,給孩子吃香蕉,搬家公司這也絕對正確。營養師說,香蕉内含豐富的可溶性纖維,也就是果膠,可幫助消化,調整腸胃機能。
香蕉對失眠或情緒緊張者也有療效,因爲香蕉包含的蛋白質中,帶有氨基酸,具有安撫神經的效果,因此在睡前吃點香蕉,多少可起一些鎮靜作用。
並非人人適宜吃
香蕉營養價值高,但是並非人人適宜吃。營養師說,香蕉含鉀高,患有急慢性腎炎、腎功能不全者,都不適合多吃,建議這些病人如果每天吃香蕉的話,以半條爲限。此外,香蕉糖分高,淨重約100克左右的卡路里約87千卡,患糖尿病者也必須多注意吸取的分量不能多。
幾種吃蕉的“古法”
根據古籍,再特别介紹幾種吃蕉的“古法”,對於現代人來說,這倒是相當“新鮮”的:將兩條香蕉連皮放在火上烤,然後趁熱吃,可改善痔瘡及便血;手足因寒冷出現皸裂現象,可將香蕉皮内面擦拭患處,連續幾天後,可使皮膚滑潤起來;對肺燥、幹咳無痰、口鼻幹燥的人,可用3條香蕉去皮切段,加冰糖和一碗清水,隔水燉一小時,然後連渣吃下,可滋潤祛燥。營養師陳琪說,香蕉容易因碰撞擠壓受損發黑,在室溫下很容易滋生細菌,最好丟棄。此外,老人家吃香蕉時,不要狼吞虎咽,免得被噎着。